廣告
林穎孟控前夫推倒害受傷!誠泰董座林致光現身拒認罪 「別叫我少東」原因曝

林穎孟控前夫推倒害受傷!誠泰董座林致光現身拒認罪 「別叫我少東」原因曝

【記者丁牧群/台北報導】曾任台北市議員的林穎孟2023年與丈夫、前誠泰銀行副董事長林致光失和,雙方常起爭執,林女聲請暫時保護令獲准後,同年9月疑在家中遭林男拉扯、推倒,膝蓋挫傷、瘀青,她提告傷害罪並於2024年1月離婚,檢方先前不起訴,但林女聲請再議成功,北檢重新偵辦後,認定林致光涉犯傷害、違反保護令罪,今年8月將他起訴。台北地院今首度開庭,林致光(58歲)拒認罪,他出庭後受訪時,有記者稱他少東,他說:「不要叫我少東,我現在是誠泰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獨家|陳昭姿飲恨!衛環委員會沒有藍白合 藍黨團擬推他當召委

獨家|陳昭姿飲恨!衛環委員會沒有藍白合 藍黨團擬推他當召委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立法院今將舉行8大常設委員會召委選舉,國民黨團延續藍白合默契,禮讓教文委員會召委給白委劉書彬。但先前曾傳出,民眾黨團有意爭取衛環委員會召委,讓視《人工生殖法》為畢生心願的白委陳昭姿,能在「兩年條款」離開立院前完成修法。不過據《知新聞》掌握,最終國民黨團並未禮讓,擬推派立委廖偉翔擔任。
內幕|召委卡位牽動2026!傅崐萁操盤藍白合勸退他 翁曉玲再碰壁超氣

內幕|召委卡位牽動2026!傅崐萁操盤藍白合勸退他 翁曉玲再碰壁超氣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立法院新會期開議,預計10月1日選出新召委,國民黨團延續藍白合默契,禮讓教文委員會召委給白委劉書彬。但據《知新聞》掌握,藍委羅廷瑋原有意爭取,但黨團要求禮讓才勸退。黨團人士透露,藍白合禮讓召委一事,是由總召傅崐萁一手操盤,而司法法制委員會,立委翁曉玲有意爭取,但遭到傅崐萁拒絕,報派的召委吳宗憲則表示,他並無意願續任。
藍拋停砍軍公教年金 白不挺喊「不走回頭路」!優先法案曝光

藍拋停砍軍公教年金 白不挺喊「不走回頭路」!優先法案曝光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立法院新會期今開議,民眾黨團召開記者會,說明新會期優先法案。包括修《法官法》,要求檢察官人事審議委員會,必須要有外部專家學者代表、《人工生殖法》拚完成立法、《空污法》限縮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的許可證展延、《公投法》綁大選。針對國民黨團優先法案排入停砍年金,黨團總召黃國昌說,若修法將年金恢復到2017年前水準,民眾黨團當然不同意。
生殖國際醫療成長2.25倍 49歲日女偕法籍夫來台借卵求子 

生殖國際醫療成長2.25倍 49歲日女偕法籍夫來台借卵求子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全球不孕症盛行率約為17.5%,亞太地區盛行率更高達 23.2%,衛福部統計,2024年國際患者來台進行生殖醫療的人次,比2022年成長2.25倍,台灣試管嬰兒之父曾啟瑞分析,台灣生殖醫療技術成功率是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價格合理且醫療法規健全,觀察來台病人以中國、香港、美國、日本、加拿大占大宗。
救少子化!試管嬰兒之父提解方 減輕高房價、托育壓力

救少子化!試管嬰兒之父提解方 減輕高房價、托育壓力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灣少子化問題嚴重,國民健康署宣布今年11月1日起再加碼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並且補助年齡切點從40歲調至39歲以下。台灣試管嬰兒之父曾啟瑞贊同把錢花在刀口上,因不孕症最大敵人就是年紀,另建議政府增加提供社會住宅給年輕夫妻,員工5000人以上的大企業設立托育中心,達成雙贏。
生育補助大禮包! 衛福部:不孕症補助加碼、最高15萬

生育補助大禮包! 衛福部:不孕症補助加碼、最高15萬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行政院會今通過「因應少子女化對策:好孕三方案」,包括每胎生育補給全部提升至10萬元、試管嬰兒療程補助大幅度加碼及首推試辦醫療性凍卵補助。衛福部下午公布,自110年擴大試管嬰兒補助以來,已協助超過2萬6千對夫妻迎接逾3萬名新生兒,且補助方案將自今年11月起加碼,包含首胎第1次申請最高可達15萬元,其後各胎的第1次補助,也由現行6萬元增加為15萬元,大幅減輕生育負擔;估計115年受惠人次將超過3萬,依加碼後補助額度,預計全年需27億元。
卓榮泰拍板「生育補助每胎10萬元」 未投保國人、外籍配偶也適用

卓榮泰拍板「生育補助每胎10萬元」 未投保國人、外籍配偶也適用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台灣生育數年年下滑,近4年「生不如死」人口呈現負成長,去年全國誕生13.4萬名新生兒,但有20.2萬人死亡,行政院會今通過「因應少子女化對策:好孕三方案」,包括每胎生育補給全部提升至10萬元、試管嬰兒療程補助大幅度加碼及首推試辦醫療性凍卵補助。
政院催生!生育給付金額拉高至10萬元 提高人工生殖補助

政院催生!生育給付金額拉高至10萬元 提高人工生殖補助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台灣從2020年起每年死亡人數「超車」出生人數,人口負成長,行政院會明天將通過好孕三方案,包括中央將全面提高不同保險類別的「生育補助」至10萬元,未投保的7千餘人也可領取,推估受惠人數12.7萬人;及拉升現有補助額的「人工生殖補助」與首推「醫療性凍卵補助」,預計2026年元旦上路。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