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起水氣增!雨最多時間曝 颱風成形機率提高「朝台灣前進」
【記者陳亮諭/綜合報導】太平洋高壓持續影響,中央氣象署指出,各地晴到多雲午後陣雨,明(17日)起至高壓東退、南方雲系北移,水氣明顯增多,尤其東部及恆春半島恐有持續性雷雨,局部並有大雨的可能。菲律賓東側有一熱帶擾動,不排除成颱,氣象專家吳德榮說,成颱機率提高至70%,模擬路徑可能往台灣前進,持續觀察中。

4縣市高溫亮燈
氣象署表示,今仍高溫炎熱,台北、新北與屏東亮橙色燈號,有連續出現36°C以上高溫的機率,桃園則為黃色燈號。西半部白天普遍33至36°C,大台北及桃園局部甚至可達37°C,東半部約32至33°C,澎湖多雲時晴,氣溫27至33°C;金門晴時多雲,27至34°C;馬祖晴時多雲,27至32°C。
*高溫橙色36燈號:台北市、新北市、屏東縣
*高溫黃色燈號:桃園市
午後南部及山區陣雨
今天各地大多為晴到多雲,因環境偏東風,在迎風面的花東地區及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陣雨,中午過後南部地區及桃園以南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其中山區降雨機率相對較高。

明起水氣增
明起秋老虎退散,氣象署說,明天高壓逐漸東退,台灣附近水氣增多,迎風面的花東及恆春半島降雨頻繁,台東及恆春並可能出現局部較大雨勢,午後西半部及山區也不排除雷陣雨。
周四到周六雨最多
周四至周六(18日至20日)南方雲系北移,各地天氣轉趨不穩,易出現短時強降雨,其中18、19日東部及恆春雨勢最明顯。下周日到下周一(21至22日)環境水氣略減,東半部及恆春仍有局部陣雨,其他地區以多雲到晴為主,午後山區仍有零星雷陣雨。

熱帶系統發展中
氣象署表示,南海至菲律賓東方海面為大低壓帶的環境,有利熱帶系統發展,持續密切觀察熱帶系統發展動態,及低壓帶伴隨水氣影響台灣附近天氣的程度。
中央大學大氣系兼任副教授吳德榮在「三立準氣象·老大洩天機」專欄撰文指出,最新歐洲系集模式(ECMWF)模擬顯示,在大低壓環流內、原穿過菲律賓的「熱帶擾動」,已無發展,另一「擾動」在菲律賓東方取而代之,將通過呂宋島北端,經台灣西南方海面,朝廣東前進,成颱機率仍偏低(30%),但間接增多大低壓環流外圍的水氣,加大周四至周六的降雨潛勢。

菲東成颱機率提高
末期的「熱帶擾動」,則在菲律賓東方海面發展,其成颱機率已調高至70%。最新歐洲模式21日20時模擬圖的位置在台灣東方海面,朝巴士海峽前進(左圖);美國模式21日20時模擬圖的位置,亦在台灣東方海面,朝台灣前進(右圖);兩模式模擬的動向,有顯著差異。故其對台的威脅程度?仍有「不確定性」,應持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