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周末精選|天主教為何選出首位美國籍教宗 解析他肩負的兩大關鍵任務

國際 寰宇要聞
2025/05/11 09:00
張翠蘭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羅馬天主教會日前選出歷史上第一位美國籍教宗,把全球14億信徒交到這位由傳教士轉任的梵蒂岡主教手中。69歲來自美國芝加哥的良十四世(Leo XIV),被看好能夠讓多年來因意識形態緊張分裂的進步派和保守派重拾團結。而隨著梵蒂岡努力應對美國總統川普再度上任以來劇變的地緣政治格局,良十四世的美國人身分可能會成為一項關鍵資產。

新教宗良十四世5月9日於成為普世教會第267任教宗的第2天,在梵蒂岡西斯汀教堂主持彌撒。美聯社 zoomin
新教宗良十四世5月9日於成為普世教會第267任教宗的第2天,在梵蒂岡西斯汀教堂主持彌撒。美聯社

第266任教宗方濟各4月21日辭世,享壽88歲。梵蒂岡5月7日起舉行樞密會議(conclave,或秘密會議),由133位未滿80歲具投票資格的樞機主教閉門選舉新教宗。投票第2天、5月8日即選出美國籍樞機主教普雷沃斯特(Robert Francis Prevost)為天主教第267任教宗。

他隨後出現在聖伯多祿大殿的陽台,首次以新名號、教宗良十四世(Leo XIV)的身分與世人見面。

良十四世5月8日出現在聖伯多祿大殿的陽台,首次以天主教第267任教宗身分與世人見面。美聯社 zoomin
良十四世5月8日出現在聖伯多祿大殿的陽台,首次以天主教第267任教宗身分與世人見面。美聯社

良十四世在頒賜首個宗座祝福《致全城與全球》(Urbi et Orbi)談話中,把自己定位為團結的人物,將為飽受衝突困擾的世界和天主教會服務。

■相關新聞:
白煙升起!天主教迎來首位美國籍教宗 名號「良十四世」
教宗如何被選出、主教們怎麼吃睡 樞密會議選舉流程懶人包

教宗良十四世5月9日在西斯汀教堂主持彌撒,結束選舉教宗會議,在場的全體樞機主教與他共祭。美聯社 zoomin
教宗良十四世5月9日在西斯汀教堂主持彌撒,結束選舉教宗會議,在場的全體樞機主教與他共祭。美聯社

名號的意義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新任教宗首項舉措之一就是選擇名號,多年來,許多新教宗會選擇前任或歷史上某位教宗的名字,用以傳達希望追隨其腳步、延續其教宗任期的意願。

梵蒂岡新聞網(Vatican News)報導,天主教會首位美籍教宗良十四世(Pope Leo XIV)10日接見樞機主教時說明,他選擇以良十四世為教宗名號,是為了向良十三世教宗致敬。

良十三世在19世紀末擔任教宗,以歷史性的「新事」(Rerum Novarum)通諭「應對在第一次重大工業革命背景下的社會問題」。

■相關新聞:
新教宗「良十四世」名號有玄機 輔大分析:暗示延續3大理念

新教宗良十四世5月9日在西斯汀教堂主持彌撒後,離開時與樞機團致意。美聯社 zoomin
新教宗良十四世5月9日在西斯汀教堂主持彌撒後,離開時與樞機團致意。美聯社

背景顛覆傳統

美國《華爾街日報》指出,天主教樞機主教們此次打破傳統,選出教會近2000年歷史上第一位美國教宗。英國《泰晤士報》(The Times)報導,普雷沃斯特是在選舉教宗會議第2天的第4輪投票時當選,與已故前任教宗本篤十六世(Pope Benedict XVI)2005年當選時相同。

良十四世來自美國伊利諾伊州芝加哥南郊小鎮道爾頓(Dolton),是3兄弟最年幼的那一位,職業生涯早期在芝加哥的聖奧斯定修道會工作,後來大部分時間都在秘魯,擔任傳教士和教區神父,在當地人眼中,他是一位與邊緣社群合作、致力為地方教會搭建橋樑的重要人物。他2023年1月底蒙教宗方濟各召叫,赴羅馬擔任聖座主教部部長;主教部負責協調全球主教的任命,意味他曾參與遴選全球許多主教。同年9月30日他獲擢升為樞機,在梵蒂岡擔任方濟各的親近助手。

外界對於良十四世知之甚少,他很少接受媒體採訪。根據路透社,良十四世的神學院同期好友佛朗西斯(Mark Francis)形容,他「總是友善熱情」,「具有一種諷刺的幽默感,但不是愛出風頭的人」。

據悉良十四世通曉英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法語和葡萄牙語。

■相關新聞:
新教宗「良十四世」5大需知一次看 方濟各生前受訪對他的看法曝光
美籍教宗良十四世通曉5種語言 密友評他:個性內斂、不具野心

秘魯西北部奇克拉約(Chiclayo)的主教宮,5月9日掛起已故教宗方濟各和原名為普雷沃斯特的新教宗良十四世合照。方濟各曾任命普雷沃斯特為奇克拉約教區的主教。法新社 zoomin
秘魯西北部奇克拉約(Chiclayo)的主教宮,5月9日掛起已故教宗方濟各和原名為普雷沃斯特的新教宗良十四世合照。方濟各曾任命普雷沃斯特為奇克拉約教區的主教。法新社
良十四世來自美國芝加哥南郊小鎮道爾頓,民眾5月9日在他的童年故居前拍照。美聯社 zoomin
良十四世來自美國芝加哥南郊小鎮道爾頓,民眾5月9日在他的童年故居前拍照。美聯社

教廷的難題

選擇普雷沃斯特之舉顛覆了長期以來的假設,即美國紅衣樞機主教幾乎不可能當選,因為天主教會擔心與這個世界超級大國的關係過於密切。《華爾街日報》分析指,樞機主教在選擇普雷沃斯特時似乎押注其混合身分,既是美國教宗又是世界教宗,這將使他能夠領導全球教會度過動盪和過渡時期。

天主教會多年來一直因進步派和保守派之間的意識形態緊張而分裂,教會的重心日益向遙遠邊緣地區擴展,包括拉丁美洲,而該地區正是良十四世享有極高聲望和牢固人際關係之地。儘管教會成員在移民、文化問題和身分認同等問題上存在分歧,但美國信徒仍然具有很高的影響力和財富。

■相關新聞:
台駐教廷大使同框新教宗!曝2人互動 這一點看好台梵關係

遊客5月9日在梵蒂岡拿著《羅馬觀察報》報導新教宗的頭版報紙,開心留影。美聯社 zoomin
遊客5月9日在梵蒂岡拿著《羅馬觀察報》報導新教宗的頭版報紙,開心留影。美聯社

未來可發揮的影響

此外,新教宗還面臨著應對烏克蘭與加薩持續不斷的戰爭,以及美國總統川普對西方戰後格局破壞的難以預測挑戰。因此,良十四世的美國人身分可能會成為一項資產。

川普在良十四世當選後不久,隨即在社群媒體發文,稱「得知他是第一位美國教宗,我深感榮幸。這是多麼激動人心的時刻,對我們國家是莫大的榮譽」,並稱期待與教宗良十四世會面,「將是意義非凡的時刻。」川普是非宗派基督徒。

在被選為教宗之前,普雷沃斯特很少公開發表言論,尤其是談論教會裡一些最具爭議的問題,例如婦女的角色。他的言論表明其將延續自由派前任的精神,並專注於幫助窮人並關心環境。

他最近接受梵蒂岡新聞網採訪時,曾說道「要當一名主教,不是住在宮殿裡,而是要與人民同行」。這與上月甫辭世方濟各的平易近人作風如出一轍。

良十四世首度以教宗身分在聖伯多祿大殿主陽台發表談話,穿戴上紅色披肩,被視為將把教會帶往較為傳統的路線。美聯社 zoomin
良十四世首度以教宗身分在聖伯多祿大殿主陽台發表談話,穿戴上紅色披肩,被視為將把教會帶往較為傳統的路線。美聯社

向保守派伸橄欖枝

同時,他也一直批評川普政府打擊移民的政策。今年2月,他曾在社群網站發文,質疑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試圖援引中世紀天主教神學「愛的秩序」(ordo amoris)概念,來為川普政府的移民打擊行動辯護之舉。他直言「范斯錯了,耶穌並沒有要求我們對別人的愛進行排序」。

然而,任何疏遠川普政府及其支持者的舉動也會為新教宗帶來風險。保守派占了美國天主教會的很大一部分,推動教會的出席率以及神職人員的職業發展。

美國是梵蒂岡最大的捐助國之一,但梵蒂岡的資金日益窘困。

儘管如此,有觀察家認為,這位曾經在維拉諾瓦大學取得數學學士學位的新教宗,行事風格會比方濟各偶爾脫口評論而引發不必要的頭條新聞做法更為慎重。例如,從他選擇的名號以及首次亮相時選擇的傳統服裝來看,有些信徒看到了渴望在方濟各之後能回歸傳統的微妙跡象。天主教組織「CatholicVote」共同創辦人默瑟(Joshua Mercer)說:「我認為這些舉動可能表明,他試圖向教會裡較為保守的派別伸出橄欖枝。」

■相關新聞:
選舉教宗會議今登場 最熱門人選、造王者和爭議一文看
真實版《秘密會議》本周在梵蒂岡上演 原著作者:勾心鬥角堪比「狼人殺」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天主教 # 教宗良十四世 # 川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