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三同意票比不同意多280萬票 核能專家葉宗洸:重啟不能再拖4年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重啟核三」公投案昨(23)日投票,434萬同意票雖遠高於不同意151萬票,但仍未達500萬過關門檻,確定不通過。不過,核能專家、清大教授葉宗洸表示,同意票大勝不同意票,展現全民共識,依照總統賴清德昨晚宣示因應《核管法》修法程序的「兩個必須」,台電估完成安檢2年,並需核安會最快半年審查,再加上採購燃料時間,他估計得花上3到4年才能重啟核三,不符合人民期待,呼籲有更積極作為,盡快重啟運轉。

重啟核三公投未過
台電位於屏東恆春的核三廠,1、2號機組去年7月、今年5月相繼除役,民眾黨立法院黨團認為,停止核電機組運轉,將墊高全國發電成本1千億元以上,民進黨政府力推的綠電,截至去年底僅佔總發電量11.9%,且綠電光電開發爭議多,因此提出「重啟核三」公投案。
「重啟核三」公投案主文為「您是否同意第三核能發電廠經主管機關同意確認無安全疑慮後,繼續運轉?」
根據中選會統計,重啟核三投票率29.53%,同意票數434萬1432票(74.17%),不同意票數151萬1693票(25.83%),距離通過門檻500萬522人同意票,還差約65.9萬票,因此沒通過。
針對公投結果,總統賴清德昨晚表示,關於核能電廠是否能夠重啟,依照今年5月修法的《核管法》,政府的立場,在程序上,有「兩個必須」:第一個必須是,核安會必須訂出安全審查的辦法;第二個必須是,台電必須依照這個辦法,進行自主的安全檢查。

關注台電安檢核三結果
核能專家、清大教授葉宗洸受訪表示,公投不綁大選舉行,很難衝高投票率,本來就有預期此結果,而同意票大勝不同意票,也代表已經展現全民共識。
葉宗洸也說,台電董事長曾文生日前表態,不論公投結果為何,都會花2年時間,針對核三進行安檢,若安檢沒有發現問題,下一步就要把重啟計畫書送到核安會審查,因此,接下來要觀察、追蹤台電安檢後的結果。
他強調,國外許多核電廠都延役,沒有什麼解決不了的問題,呼籲安檢發現什麼問題、如何改善,都要公開透明,才不會讓人質疑,是否任意拋出安檢不合格的理由推託。

盼台電加快安檢速度
另外,葉宗洸提到,他認為台電預估安檢核三要花2年,太過保守,因為核三廠2號機5/17才停機,1號機去年7/27停機,時間都不長,停機以前也有進行歲修,安檢應該一年足夠,可以有更積極作為,盡快重啟運轉。
葉宗洸強調,除了台電完成安檢,還需要核安會審查時間,加快腳步審查半年能完成,再計入採購燃料的時間,恐怕得花上3年到4年才能重啟核三,不夠積極、不符合人民期待,若台電已經決定要安檢、重啟核三,那就要在最短時間內,盡快恢復運轉。
看更多:罷免公投落幕|賴清德曝卓榮泰多次請辭 提行政團隊啟動4大調整

喊話核電延役技術成熟
此外,公投結果顯示,仍有超過150萬人反對重啟核三,對此葉宗洸說,核能科技持續進步,核安維護也會隨科技進步而更嚴謹、安全性更高,現在取得各種資訊越來越容易,民眾可以自己查證資訊、做出判斷,而非聽信特定反核人士散佈謠言,因此很多民眾願意投下同意票。
葉宗洸強調,可以理解反對民眾的堅持,但從科學角度分析,台灣有非常好的能力維護現有核電廠安全,且國外延役的核電廠也沒有發生過意外,技術相當成熟,可以放心。

他也提到,核廢料的處理國際上做法漸趨一致,第一階段用燃料池保存,第二階段進入乾式儲存,最後才是最終處置,倘若未來第四代的核反應器商轉,還能把用過的核燃料重新使用,有助核廢料處置。
相關新聞
核三公投失敗|全台同意票一覽表 電廠周邊4鄉鎮「支持多於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