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11月新制|試管嬰兒補助最高15萬 假日輕急症中心開診

11月新制|試管嬰兒補助最高15萬 假日輕急症中心開診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衛生福利部11月將有3個新制上路,一、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3.0,未滿39歲各胎第1次最高補助15萬元,39歲至未滿45歲各胎第1次最高補助13萬元。二、假日輕急症中心開診,三、在宅急症照護和門診靜脈抗生素治療新增健保給付攜帶式輸注器,提升抗生素治療的選擇彈性與品質。
少子化陳時中喊先止跌 擬推托育三合一、臨托機制助攻

少子化陳時中喊先止跌 擬推托育三合一、臨托機制助攻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行政院通過每胎生育補助全部提升至10萬元、試管嬰兒療程補助大幅度加碼及首推試辦醫療性凍卵補助等「好孕三方案」。政務委員陳時中今(21日)直言,首要目標還是要先「止跌」,政策將從「孕、養、育、住、職」五大面向著手,其中在「育」的部分,將推動結合托育到小學都在同一處所,讓家長一次接送,也將加強臨托發展,提供給臨時有需要的家長。
生殖國際醫療成長2.25倍 49歲日女偕法籍夫來台借卵求子 

生殖國際醫療成長2.25倍 49歲日女偕法籍夫來台借卵求子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全球不孕症盛行率約為17.5%,亞太地區盛行率更高達 23.2%,衛福部統計,2024年國際患者來台進行生殖醫療的人次,比2022年成長2.25倍,台灣試管嬰兒之父曾啟瑞分析,台灣生殖醫療技術成功率是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價格合理且醫療法規健全,觀察來台病人以中國、香港、美國、日本、加拿大占大宗。
救少子化!試管嬰兒之父提解方 減輕高房價、托育壓力

救少子化!試管嬰兒之父提解方 減輕高房價、托育壓力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灣少子化問題嚴重,國民健康署宣布今年11月1日起再加碼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並且補助年齡切點從40歲調至39歲以下。台灣試管嬰兒之父曾啟瑞贊同把錢花在刀口上,因不孕症最大敵人就是年紀,另建議政府增加提供社會住宅給年輕夫妻,員工5000人以上的大企業設立托育中心,達成雙贏。
生育補助大禮包! 衛福部:不孕症補助加碼、最高15萬

生育補助大禮包! 衛福部:不孕症補助加碼、最高15萬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行政院會今通過「因應少子女化對策:好孕三方案」,包括每胎生育補給全部提升至10萬元、試管嬰兒療程補助大幅度加碼及首推試辦醫療性凍卵補助。衛福部下午公布,自110年擴大試管嬰兒補助以來,已協助超過2萬6千對夫妻迎接逾3萬名新生兒,且補助方案將自今年11月起加碼,包含首胎第1次申請最高可達15萬元,其後各胎的第1次補助,也由現行6萬元增加為15萬元,大幅減輕生育負擔;估計115年受惠人次將超過3萬,依加碼後補助額度,預計全年需27億元。
卓榮泰拍板「生育補助每胎10萬元」 未投保國人、外籍配偶也適用

卓榮泰拍板「生育補助每胎10萬元」 未投保國人、外籍配偶也適用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台灣生育數年年下滑,近4年「生不如死」人口呈現負成長,去年全國誕生13.4萬名新生兒,但有20.2萬人死亡,行政院會今通過「因應少子女化對策:好孕三方案」,包括每胎生育補給全部提升至10萬元、試管嬰兒療程補助大幅度加碼及首推試辦醫療性凍卵補助。
政院催生!生育給付金額拉高至10萬元 提高人工生殖補助

政院催生!生育給付金額拉高至10萬元 提高人工生殖補助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台灣從2020年起每年死亡人數「超車」出生人數,人口負成長,行政院會明天將通過好孕三方案,包括中央將全面提高不同保險類別的「生育補助」至10萬元,未投保的7千餘人也可領取,推估受惠人數12.7萬人;及拉升現有補助額的「人工生殖補助」與首推「醫療性凍卵補助」,預計2026年元旦上路。
帶脆折症基因!28歲人妻3度試管失敗 AI助攻讓她喜當雙寶媽

帶脆折症基因!28歲人妻3度試管失敗 AI助攻讓她喜當雙寶媽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帶有「X染色體脆折症」基因的文姓女子,從28歲起嘗試三次一般試管療程皆以失敗收場,經台中茂盛醫院透過「第4代AI人工智慧試管嬰兒技術」與「胚胎植入前基因診斷技術(PGD)」檢測,同時搭配受卵試管方式,終於在2年間順利迎來一對健康姐弟,求子歷程讓她與先生從「絕望」走向「希望」,凸顯受卵與基因篩檢在避免遺傳疾病中的重要性。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