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長觀點|台積電本益比不貴還有上漲空間 這因素成股價關鍵驅動力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台積電上周法會公布財報相當亮麗,且調高全年營收成長目標,不過上周五股價不漲反跌,推測應是創新高後換手整理,今天股價一度看到1500元新天價,未來是否還有機會震盪走高往1500元以上挺進? 2025/10/21 16:47 財經 投資長觀點
投資長觀點|AI永動機會延續榮景或斷鏈泡沫 最重要觀察這指標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AI巨頭近期以OpenAI為重心,陸續宣布多項合作案,不過,這種循環投資也引來市場擔憂,是不是會出現泡沫化,關於AI永動機是否可延續榮景,或是未來會有斷鏈的風險?Luminous Asset Management香港首席投資總監陳彥甫指出,最重要的觀察指標是留意token數量是否持續高速成長。 2025/10/21 15:41 財經 投資長觀點
AI投資熱潮推動美國經濟 勞工生產力尚未明顯提升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華爾街日報》指出,人工智慧(AI)投資正帶動美國經濟蓬勃發展,但專家指出,AI本身尚未明顯提升勞工生產力。迄今為止,AI對經濟的主要貢獻,仍集中在投資熱潮與股市上揚所帶動的消費信心,而非實際的工作效率提升。 2025/10/14 16:24 國際 寰宇要聞
分析|OpenAI靠博通自研晶片翻轉命運 從電晶體下手改寫AI架構 【編譯于倩若/綜合外電】OpenAI與博通(Broadcom)簽訂了一項多年期協議,將攜手開發客製化晶片與網路設備,這是這家AI新創公司擴建運算基礎設施宏大計畫中的最新一步。消息一出,博通股價周一收盤暴漲9.88%。 2025/10/14 14:15 財經 國際焦點
AI巨頭互投不是共榮而是共倒 華爾街示警「泡沫來臨前徵兆」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處於人工智慧(AI)繁榮中心的公司正在互相投資數十億美元,尤其是OpenAI扮演最吃重角色,對此現象,華爾街分析師們紛紛警告稱,這種「糾纏」愈來愈多,增加AI泡沫的風險。 2025/10/14 10:22 財經 產業脈動
周末精選|輝達OpenAI永動機30兆巨資轉圈圈 「我投你錢、你跟我買」釀空前泡沫 【編譯于倩若/綜合外電】輝達(NVIDIA)與OpenAI正在打造一套宛如「AI永動機」的系統,其中涵蓋龐大且錯綜複雜的循環投資網絡,整體交易金額可輕鬆突破1兆美元(約30.54兆台幣)。隨著越來越多互相投資、彼此倚賴的交易浮上檯面,外界也開始質疑:這場數兆美元AI狂潮,是真正的技術革命,還是一場企業間資金內循、互相推高估值的資本遊戲?一旦精密交織的交易網出現鬆動,市場是否可能瞬間失速、甚至泡沫化? 2025/10/11 17:17 財經 國際焦點
馬斯克xAI擴大募資至6116億元 吸輝達投資並提供AI晶片租賃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美國科技富豪馬斯克旗下人工智慧(AI)新創公司xAI為衝AI算力,最新融資額超出預期。外媒周三(10/8)披露,該公司正尋求輝達(Nvidia)在內的投資,把募資金額提高到200億美元(約6116億元台幣)。 2025/10/08 15:06 國際 熱搜話題
「科技7巨頭」成過時名詞 AI浪潮下市場進入「GenAI 10強」時代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科技7巨頭」一直是近年來引領美股的代名詞,不過,在AI熱潮下,「科技7巨頭」看起來似乎有點過時了,不少業內人士認為,目前是「8巨頭」甚至是「GenAI 10強」的時代。 2025/09/29 16:20 財經 產業脈動
專家看輝達投資OpenAI:資金無性生殖 市場迎2000年來最大泡沫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在輝達宣布投資OpenAI千億美元後,曾任瑞銀證券半導體首席分析師、有「外資金童」之稱的程正樺,在臉書發文表示,輝達身為整個供應鏈最大受惠者以及最有錢玩家,自己跳下來玩這局,泡沫成形必須有看似合理的迴路可讓資金自行無性生殖,然後把評價搞到令人髮指又無可奈何程度,他相信市場即將見識到2000年以來最大科技泡沫。另一方面,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今天也在臉書發文評論:「泡泡越吹越大,好像永遠不會破。」 2025/09/23 15:43 財經 產業脈動
7大科技新創估值1年翻倍達39兆 馬斯克包辦2家、國防獨角獸也入列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根據一份最新報告,美國7家科技新創公司的估值在一年內幾乎翻了一倍,達到1.3兆美元(約39.3兆元台幣),OpenAI毫無懸念成為領頭羊,而Anthropic和xAI的估值也一路飆升。同時,國防獨角獸Anduril也入列,顯示人工智慧(AI)對國防和國家安全的影響巨大。 2025/09/21 13:15 國際 熱搜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