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長觀點|輝達為何入股英特爾?除了產品戰略考量 背後還有這用意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上周輝達宣布與英特爾攜手合作,且要投資50億美元入股,其背後有何用意?是受到政治壓力還是純粹基於戰略考量,未來兩家深度合作後是否會改變半導體產業生態?

LuminousAssetManagement香港首席投資總監陳彥甫表示,上周輝達宣布入股英特爾,兩家公司要策略合作,的確是全球科技業尤其是半導體業的重要消息,雙方合作內容包括3部分,首先是在資料中心的領域,英特爾要為輝達打造客製化的x86處理器,由輝達把訂制的x86處理器整合到他們的AI基礎設施平台以後,在市場推出。
另一個是在個人電腦領域,英特爾會開發整合輝達GPU的chiplet,就是小晶片,將它整合與英特爾的x86的CPU包在一起做成SOC,就是系統晶片,以供應個人電腦市場,並由英特爾負責出售最終產品。
將英特爾x86納入輝達NVLink生態系
第三個是輝達將投資50億美元入股英特爾,進一步的合作細節並沒有過多的披露,從這幾天市場討論、產業界的傳言大概可知道,在資料中心及PC電腦設計開發的產品可能要到2027年才會推出。
雙方為何要進行這些合作?陳彥甫認為,從輝達的角度來看,它可以把英特爾的x86處理器納入輝達自己的NVLink生態系,這也是他們最近在推的NVLink Fusion一部分。
至於什麼是NVLink?簡單來說,過去GPU繪圖晶片都要透過CPU還有業界共通標準的PCIe介面來溝通、傳輸資料,但這幾年輝達的晶片愈來愈快,AI運算要求資料量也愈來愈大,傳統的介面傳輸已變成瓶頸,所以輝達前幾年提出自己開發的高速連接技術NVlink,能讓多塊GPU之間用更快的方式溝通。

NVLink是讓輝達奠定AI領域領導地位的基礎
他說,晶片之間的高速連接是AI晶片差異化關鍵,黃仁勳曾提及,NVLink是輝達在AI領域領導地位的基礎,讓輝達從一家過去只單純賣GPU的公司,轉變成AI基礎建設跟AI資料中心公司的重要方式,因為現在GPU伺服器愈來愈複雜,裡面不只是GPU,也要幾顆CPU來協調一切,包括跟記憶體之間的溝通等,所以輝達也設計一個Grace CPU,整合到輝達自己設計的伺服器系統。
重點是Grace是基於相對開放的ARM架構,不是英特爾慣用的x86,除了英特爾跟AMD以外,x86的指令通常不會開放授權給其他人,在今年的COMPUTEX主題演講中,黃仁勳就提到很重要的NVLink Fusion,也就是說,過去NVLink只有輝達的連接技術,他提出Fusion是希望把這個連接技術相對開放,讓不只是輝達自己作的CPU或是其他網通晶片等,可以透過NVlink跟輝達的系統整合使用,是輝達首次把自己專有的高速連接技術 NVlLink開放給其他半導體供應商,也可說是輝達加持融合的生態。
AMD跟英特爾並不在公布的第一波NVLink生態系當中,因為兩家都是輝達相對競爭對手,這兩家廠商與其他公司在前幾年公布另外一個連接技術架構叫UALink,被視為NVLink的替代方案,可說是這些陣營組成的復仇者聯盟。

英特爾未來在資料中心業務有更大立足點
對英特爾來說應該是件好事,因為之前沒有強力的GPU產品,產品相對失敗下,完全錯失AI浪潮下的機會,英特爾本身的強項包括伺服器CPU,AMD、輝達在銷售GPU系統時,都捆綁自己研發基於ARMbase的CPU,來搭配機架跟系統整合方案,導致即使在資料中心的市場,英特爾市佔率也持續下滑,在AI市場完全沒有存在感,在全球都拼命蓋資料中心、雲端服務商大幅提高資本支出下,英特爾反而財務狀況卻是苦苦掙扎,還在虧錢。
陳彥甫說,這次的合作讓英特爾的CPU有機會在未來整合到輝達AI伺服器裡,讓英特爾資料中心業務有更大的立足點,輝達這麼做也是讓客戶能夠選擇採用英特爾x86架構的伺服器,擴大整個機架式GPU系統的相容性,給客戶提供更多的選擇,也強化自身NVLink生態的實力,有助於輝達的NVLink成為它的CUDA,也就是AI設計軟體之外的第二條護城河。
而且輝達從UALink復仇者聯盟挖了一個重要的成員,首先是在資料中心、CPU的合作,雙方第二個合作領域是英特爾會開發整合輝達GPU小晶片的x86系統單片,以滿足需要整合CPU跟GPU的PC市場需求,不過在這方面,英特爾在整合CPU加顯示晶片領域已佔據主導地位,PC市佔率還高達70%以上,把輝達繪圖晶片引入它的領域是相對的利多,有助於英特爾在PC市場競爭力回升,但是整個PC市場相對於資料中心AI伺服器來說,是相對成熟沒有太大成長空間,不見得會大幅改變PC市場的動能。
對AMD及ARM影響較大
陳彥甫表示,整體來說,合作對輝達及英特爾雙方都是有利,雖然合作不包括現在自身最重要的產品,就GPU的本身不會從根本上改變產業的生態,但是對兩者來說都擴大潛在市場的機會,英特爾有機會進入基於NVLink的AI基礎建設伺服器市場,還有一些高階整合型個人電腦CPU,輝達可以擴大在個人電腦的圖形領域GPU市場,還有在機櫃伺服器機架市場,也可引入一些過去可能更熟悉使用x86架構的客戶。
輝達50億美元的投資也強化英特爾財務狀況,讓英特爾未來的轉型有更多的時間跟資源。反過來說,過去輝達在伺服器領域的CPU都是採用ARM架構來設計,對ARM來說,以後對輝達就不是一個獨門生意,會面對來自英特爾的CPU競爭,英特爾跟輝達藉著合作,從過去兩家分別在資料中心AI伺服器及個人電腦領域的競爭對手AMD,手中奪回部分市場,對AMD來說,等於過去兩個競爭對手現在合作了,AMD未來可能會比較辛苦。
至於輝達入股英特爾是否受到政治壓力,陳彥甫表示,輝達跟英特爾執行長都表示,川普政府在協議中沒有參與,該合作是基於雙方技術優勢的協議,他們也表示,兩家公司從去年下半年就開始討論,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是今年3月才上任,川普是今年1月就任,早在之前雙方就已在討論了,不過黃仁勳也在線上記者會說,在宣布合作之前有告訴美國商務部長,美國商務部長對雙方的合作表示高興及支持。

入股英特爾換取放寬出口中國管制?
還有一個問題是合作歸合作,輝達雖然現金很多,但它不需要真的花50億美元去投資英特爾,可以只談合作不需要入股,眾所周知過去幾個月以來,川普政府一直跟黃仁勳甚至AMD、台積電等跟其他半導體行業領袖討論怎樣幫助英特爾,包括可能的財務投資支持,要怎樣提振英特爾的製造業務等,台積電已多次公開表示沒有興趣投資或是跟英特爾技術合作,AMD基於與英特爾長久以來的競爭,加上公司規模較小,目前為止也沒有表態。
黃仁勳的首要任務,希望能夠爭取川普政府批准在中國銷售尖端AI處理器Blackwell GPU的訂製版本,川普曾說,如果晶片性能夠降低30%或更多,會考慮給予出口許可,但共和黨也有對中國鷹派的議員或官員反對賣給中國任何AI晶片,黃仁勳現在希望能夠得到川普政府的認可,對他而言,現在公司這麼賺錢,入股英特爾對他們財務影響較小,但是符合美國的政策,可以帶來很大的政治好處,也有助於白宮考慮放寬先進晶片銷售到大陸的限制。
另外,輝達跟英特爾的合作協議,還有輝達後來額外的資金入股也顯示,現在可能有愈來愈多的企業把對英特爾的支持,視為贏得川普政府青睞的方式,包括之前孫正義的軟銀集團也宣布要投資英特爾。
【編按】全球金融市場瞬息萬變,股匯債市牽一髮動全身,追蹤專家觀點掌握投資情報。《知新聞》每周推出《投資長觀點》專欄,邀請全球金融投資有10多年經驗的Luminous Asset Management(HK)首席投資總監陳彥甫,獨家專業精闢分析,讓讀者深入了解經濟情勢,掌握投資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