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非洲豬瘟!業者廚餘蒸煮5至9月未天天上傳照片 環境部:環保局僅查2次

出版時間:2025/10/26 18:21
生活
問問 文章
環境部長彭啟明。陳怡文攝 zoomin
環境部長彭啟明。陳怡文攝
分享 分享 連結 訂閱 APP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台中梧棲廚餘養豬場出現台灣首例非洲豬瘟,環境部長彭啟明今指出,廚餘養豬需要90度持續蒸煮1小時,每天都要上傳照片到環境部平台,地方環保局會到平台觀看,但案例場5月上傳24次、6月8次、7月1次、8月0次,業者沒有每天上傳,地方當月就該去查核輔導,但目前只有5/15、7/18各去查一次。

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今下午3:30於農業部防檢署舉行,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指揮官、農業部長陳駿季強調,案例場關鍵的10/10至20日間,沒有去查訪通報,相關豬隻死亡會進入化製廠,會有簡訊通報異常,為何沒有接收到,相關動保人員查訪、飼主通報都要去釐清,無法對外說明。

防檢署補充,為何沒有主動通報,飼養過程如果罹患法定傳染病或不明原因死亡,就要通報所在地防疫機關,台中案例場還是有爭議點,要去釐清有獸醫師去確診有其他動物傳染病而非非洲豬瘟,還是要等台中市政府釐清才能去判定有無按照流程通報。

環境部長彭啟明表示,國內一天廚餘量2000多公噸,其中,1300多公噸經蒸煮餵豬,不能餵豬造成去化壓力大,環境部跟各縣市政府組成平台,目前去化短期沒有問題,明天開學也與教育部建立平台,保證去化不會有廚餘在馬路上產生,會在環保局指定地點,有些透過堆肥、生質能、黑水虻、掩埋、焚化等,平均一天一人製造100公克廚餘,源頭管理要惜食,末端處理很好費人力。

台中產生廚餘挖洞造成環境污染,一早到台中了解狀況,剛剛環境管理署到現場,原先希望在掩埋場做堆肥,但環境不適合,廚餘一直進去,達不到發酵的溫度,應該要掩埋,現場協商走掩埋,要每天覆土避免蚊蠅、動物覓食,確保台中民眾環境品質,廚餘山、廚餘谷等目前環境部介入會做修正。

農業部長陳駿季(中)、衛福部長石崇良(左)、環境部長彭啟明(右)。陳怡文攝 zoomin
農業部長陳駿季(中)、衛福部長石崇良(左)、環境部長彭啟明(右)。陳怡文攝

台灣一年一般垃圾1100多萬噸,廚餘77萬噸,占6%,長期會影響處理的量能,未來廚餘如何運用,會與各縣市討論,會推動循環利用,如雲林用堆肥,很多縣市進行生質能讓廚餘發電,也有黑水虻或做飛機航空燃油等,解決廚餘問題。

廚餘蒸煮部分,環境部有監控措施,台中案場有無缺失?彭啟明說,蒸煮養豬場廚餘需要90度蒸煮1小時,每天都需要上傳資料,但這家案場5月傳24次、6月8次、7月1次、8月0次,在指引規範中,業者沒有每天上傳,地方每個月都要去查核輔導,但目前只有5月、7月有去查一次,疫調會評估是否是這個因素影響疫情,讓同業部作評估。

環境部環境管理署長顏旭明補充,廚餘養豬規定300頭以上養豬戶可用廚餘養豬,一桶廚餘要保持90度以上連續蒸煮一小時,才能拿去餵豬,由於每天都要蒸煮,所以每天都要上傳蒸煮照片到環境部系統,各地方政府會到平台上看,如果沒有上傳照片、照片上傳不足,當月環保局就要去做稽查,查幾次沒有規定,一般去就會要求業者要商船,如果每天都正常上傳,就保持每兩個月去稽查一次。

這回就是5至9月都沒有依照規定上傳,有去稽查只有5/15 7/18,6月、8月、9月都沒有去稽查。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非洲豬瘟 # 環境部 # 廚餘蒸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