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專訪|打開米其林星廚冰箱 SENS吳定祐常用3樣食材做10分鐘料理

專訪|打開米其林星廚冰箱 SENS吳定祐常用3樣食材做10分鐘料理

【記者劉沛妘/台北報導】以高美食品味著名的企業家辜仲立旗下艾斯奇餐飲首家法式餐廳SENS,成立2年就在2024年摘下米其林一星。2025年米其林指南公佈,SENS再度蟬聯米其林一星餐廳。

年輕主廚吳定祐2024年接受《知新聞》專訪時提到,他自述12歲起自學料理、15歲就做了第一套西餐給家人吃,擁有完美主義的他謙虛認為「永遠都沒有最好的時候,要充實自己,才能跑比別人快,失敗了就做到成功為止。」
米其林大廚專訪|吃廚餘到摘星!NOBUO主廚:這行業拯救我 17歲「沒錢吃東西」入行

米其林大廚專訪|吃廚餘到摘星!NOBUO主廚:這行業拯救我 17歲「沒錢吃東西」入行

【記者劉沛妘/台北報導】隱身在台北泰安街巷弄內、由人氣名廚Nobu Lee開設的法式餐廳「NOBUO」,開幕短短8個月即榮獲2024台灣米其林指南一星殊榮,2025年8月19日公布米其林指南榜單,NOBUO再度獲選米其林一星餐廳。

《知新聞》2024年專訪到主廚Nobu Lee(李信男),出生在台灣的他,學生時期漂泊多國,待過日本、新加坡、紐西蘭等地,17歲那年會進入餐飲,純粹是因為「沒錢、想要有東西吃」,但這些最後都成了國際名廚的養分。
專訪|CEO 1950主廚起點「不想吃豬油拌飯」 龍蝦炒飯祕技讓客人吃到續盤

專訪|CEO 1950主廚起點「不想吃豬油拌飯」 龍蝦炒飯祕技讓客人吃到續盤

【記者劉沛妘/台北報導】連4年入選米其林指南餐盤推介的現代法國餐廳「CEO 1950總裁藝文空間」,前身是首任央行總裁徐柏園的府邸,一走進庭院就有種懷舊幽靜的氛圍。《知新聞》專訪到主廚張億興Jackie,他的料理之路竟從小學二年前就開始,「因為不想餐餐吃豬油拌飯」,與家人學習張羅整桌飯菜,也讓他對料理興趣逐漸萌芽。畢業當完兵後任職多間米其林餐廳,現在擁有深厚餐飲底子的他,「除了想要為餐廳摘星,更想要讓每位到店裡用餐的客人都滿意的離開」。
災後直擊|台南仍滿目瘡痍!一場風災帶給政府的教訓 災民心寒曝心聲(周末精選)

災後直擊|台南仍滿目瘡痍!一場風災帶給政府的教訓 災民心寒曝心聲(周末精選)

【記者王志弘/台南報導】丹娜絲颱風7月6日晚間從嘉義布袋登陸,在台南刮起16級強風,摧毀上萬戶民宅、逾30萬戶停電、釀4死、重創民生與產業,農損逾13億元。災後1個月,《知新聞》走訪災區,多處仍滿目瘡痍,不少災民仍在等著修繕,深怕下一次風災來臨。總統賴清德雖多次下鄉勘災,只留下失言形象烙印在災民心中,卻看不到政府資源,感嘆,「靠政府不如慈濟給力」;養殖戶更直言南市府救災慢半拍,慘輸隔壁嘉義縣,中小企業想核定災損,卻遭市府、公所互踢皮球。甚至連民進黨市議員也不挺,直批市長黃偉哲輕忽風災,「表現只有5分(滿分100)。」一場風災讓人民對政府心寒。
隱身夜市!RAW前廚師四手聯彈做法式澄淨拉麵 客人「湯喝到一滴不剩」

隱身夜市!RAW前廚師四手聯彈做法式澄淨拉麵 客人「湯喝到一滴不剩」

【記者劉沛妘/台北報導】隱身在台北市通化夜市周邊巷弄裡的「SOMMÉ」於去年12月底開幕,由2位曾在米其林二星RAW團隊工作的楊子毅Craig及胡旭峰Tank共同打造,主打「澄淨料理」,意指沒有多餘的食材做堆疊,且每一道菜都像是一次風味的重新組合,其中「松露奶油雞湯拉麵」就是以法式澄清系拉麵為概念,不僅有不少平時不喝拉麵湯的客人,都把湯喝到一滴不剩,還大讚:「這是這輩子吃過最好吃的拉麵!」
日本名店傳承|從小教女兒聞香!異鄉寄清酒撫慰 桔梗小姐最愛與父小酌(專訪)

日本名店傳承|從小教女兒聞香!異鄉寄清酒撫慰 桔梗小姐最愛與父小酌(專訪)

【記者劉沛妘、吳慧玲/台北報導】日本清酒釀造工藝舉世聞名,是日本最獨特的文化之一,以在地生產米釀製具地方特色的清酒,成為旅人訪日最愛的文化體驗。

創立於1960年的日本東京長谷川酒店,是日本具權威的清酒專賣店。現年69歲的長谷川浩一是第三代經營者,他的接班來自家族兄長的一場交通事故,讓他毅然挑起家族事業重擔,繼承家業,數十年來努力幫地方酒造銷售和推廣日本酒,如今他要將經營交棒傳承給年僅30出頭的女兒。

這不僅是一個家族企業世代傳承故事,更有著下一代承接父志堅守文化遺產的使命,一個看似嚴肅內斂的日本父親,如何透過清酒傳遞責任和情感,維繫和女兒間的特殊連結。
專訪|美女議員林珍羽:我爸我驕傲 1杯豆漿2個蛋餅的父女深夜食堂

專訪|美女議員林珍羽:我爸我驕傲 1杯豆漿2個蛋餅的父女深夜食堂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民眾黨台北市議員林珍羽外型亮麗,從北市府副發言人,轉戰議員選戰,其實父親就是民眾黨立委林國成,身為政壇知名父女檔,她接受《知新聞》專訪,揭露繼承父親衣缽的關鍵原因,更笑虧爸爸林國成不擅於表達情感,兩人都會相約吃美食,藉此傳達對彼此的關心,「我們每一句都不提愛,但是我們沒說的每一句話都是愛。」
獨家專訪|總統教育獎姊妹背後那個男人 「碗粿爸」養出英語學霸更重視品格

獨家專訪|總統教育獎姊妹背後那個男人 「碗粿爸」養出英語學霸更重視品格

【記者王良博、陳卓邦/雲林、彰化報導】「碗粿喔!碗粿喔!」7月某個周六下午鹿港老街裡,54歲的林峻巃正和女兒林言彤推車沿路叫賣。還記得嗎?他當年以「誠信碗粿」上新聞。5年過去了,他還繼續叫賣,碗粿每個30元沒漲,只是多了殊榮—是養出2名總統教育獎女兒的老爸,更厲害的是,這老爸不僅養,還「教出」2名英語學霸。

父親節前夕,《知新聞》記者特地南下雲林採訪這名總統教育獎得主背後的男人,試圖解開「日日忙碌碗粿生意之餘,如何兼顧教養」之謎。

那日,林家父女日常是忙做碗粿備貨,炎夏和蒸氣讓在場人狂冒汗,林峻巃換下陪女兒領獎時的襯衫領帶,父女倆穿著T恤短褲,俐落地填料挪餡、搬運蒸籠。青春期少女還願當父親幫手,女兒貼心,林峻巃全看在眼裡,但他自責地說,「沒能給小孩好的家庭經濟狀況,才得讓女兒分擔大人工作。」

林家並不富裕,貼滿獎狀的老牆斑駁,林妻身體不佳,小兒發展遲緩,一家五口靠這生意維持家計,大女兒林千祐4年前獲總統教育獎,二女兒林言彤今年獲獎,林言彤小二起就幫做碗粿,靠父親土法和自學練出多益高分英語實力。

林言彤老師讚他教養出有禮熱心的孩子,林峻巃則謙虛不敢當,但他說,確實重視品格,期待子女能在迷惘困難時,有好的品性當人生指引。
專訪|父親生日或許是夏天!大陳義胞當碼頭工撐全家 羅智強不捨失智爸:我的100分父親

專訪|父親生日或許是夏天!大陳義胞當碼頭工撐全家 羅智強不捨失智爸:我的100分父親

【記者蘇柏銓、陳卓邦/台北報導】「你為什麼那麼久沒來看我?」高齡失智的父親一見到羅智強,眼眶瞬間泛紅。數天前,他才剛挺過立委罷免案,帶著好消息回家,沒想到第一句話竟是質問而非祝福。羅智強一時語塞,急忙解釋,但父親只聽到「我選上立委」接著流下開心的眼淚。這場父子之間久違的重逢,讓羅智強紅了眼眶。趁著父親節前夕,他接受《知新聞》專訪,回憶起兒時與父親的互動,從碼頭工人的沉默身教,到老年罹癌失智的依戀片段,每個細節都讓他心中五味雜陳。「我覺得他是100分的父親。我很高興這輩子當他的兒子,以後無數的下輩子,都當他的兒子最好。」
羽球混雙摘金奇蹟3|幼園追球女孩讓阿爸發現天賦 楊筑云忍背劇痛拼出蘇澳之光

羽球混雙摘金奇蹟3|幼園追球女孩讓阿爸發現天賦 楊筑云忍背劇痛拼出蘇澳之光

【記者毛琬婷/專訪】從小只是因為爸爸希望3個女兒中能有一人學羽球,努力不讓球落地的楊筑云就此踏上羽球之路。儘管曾因腰傷苦撐、甚至動念放棄,最終仍在家人與朋友的支持下堅持走下去,與搭檔吳軒毅勇奪2025年萊茵魯爾世大運羽球混雙金牌。奪金之後,蘇澳鎮長李明哲帶隊到她家門口貼紅榜、懸掛紅布條,成為家鄉人眼中的「蘇澳之光」。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