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專訪|被笑「養魚要讀碩士喔?」劉柏君逆襲成模範漁民  成壽司郎海鱺王

專訪|被笑「養魚要讀碩士喔?」劉柏君逆襲成模範漁民 成壽司郎海鱺王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養魚還要讀碩士喔?」對35歲劉柏君來說,答案是Yes。海大水產養殖碩士畢、退伍後入行10個月升任鮪豐水產場長,管理13甲魚塭,如同299個籃球場大,科學養漁8年打入日本壽司郎供應鏈、9年獲選農業部表揚最年輕模範漁民、獲賴清德總統接見。 《知新聞》團隊開拔到高雄永安魚塭找他專訪,距領獎日見面不到1個月,過度日曬讓他看來蒼老好幾歲,漁夫帽下臉龐黝黑發亮,只有眼鏡遮蔽處膚色略白,一開口講漁就眼睛發亮、嘴角全泡,充滿幹勁也帶有喜感。 一個北部囝仔甘願到南部魚塭蹲點,非「漁二代」、只是「專業經理人」,但別人吹冷氣朝9晚5,他卻是戶外強曬朝5到凌晨,遇颱風憂漁比自己更多,標準的「用生命養漁」,模範漁民是真實力掙來的。
還北勢溪原生魚棲地!農業局攜手海大 領坪林居民清除外來魚

還北勢溪原生魚棲地!農業局攜手海大 領坪林居民清除外來魚

【記者曾伯愷/新北報導】新北市坪林區北勢溪近年發現外來魚種入侵,影響原生魚類生存。新北市農業局邀請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葉明峰、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授陳義雄,分享溪流生態保育與封溪護漁經驗,號召坪林在地鄉親,一起挽袖清除外來種魚類。昨天辦理「守護溪流生態系,找回原生魚的家」活動,共清除108尾外來魚類,還給原生魚安全棲地。
台積電:生物多樣性是地球珍貴資產 「獎學金暨提案」最高獲200萬

台積電:生物多樣性是地球珍貴資產 「獎學金暨提案」最高獲200萬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首屆「台積電生物多樣性獎學金暨提案獎勵」挖掘並培育生物多樣性潛力人才,確保生態保育知識持續累積,使生態領域的成長與發展動能源源不絕。針對大專院校與研究機構中的大學生、碩/博士生與研究人員,提供「新秀獎、菁英獎、提案獎」三大獎項,今年共計22件提案脫穎而出,昨日頒獎典禮表彰,並依獎項類別,最高可獲新台幣200萬元獎金,以激勵其保育實績或資助提案付諸實行。
懶人包|公館圓環開拆!存廢吵20年 65天交通黑暗期來了

懶人包|公館圓環開拆!存廢吵20年 65天交通黑暗期來了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台北市「公館圓環」將正式走入歷史!不但長期為交通事故最嚴重路口,更連續7年位居熱點第1名,也讓交通問題成為一大隱憂,存廢爭議也多次引發討論,直到2025年才正式決定拆除。台北市長蔣萬安拍板9月13日正式動工,填平車行地下道、移除現有圓環,並改造為正交路口,兩階段工期65天,預計11月16日完工;但引發議員、民團、居民三方反彈聲浪,台北市交通局則澄清,公館圓環拆除並非倉促決策,而是長達20年的討論成果,基於安全至上與專業審議原則,決定推動正交路口改造,預估可減少高達63%事故發生。
周末精選|福島食品年底解禁輸台 吃下肚前必知5件事

周末精選|福島食品年底解禁輸台 吃下肚前必知5件事

【記者賴昀岫、劉沛妘/台北報導】2011年福島核災後,我國對日本福島5縣食品的管制措施迎來重大轉變。食藥署近期預告,將廢止「雙證」與「逐批查驗」等嚴管措施,最快年底上路,讓相關食品進口回歸一般邊境管制。《知新聞》整理QA重點包,一次看懂這項從「禁止」到「加嚴開放」,再到如今「回歸常態」的政策,到底有哪些改變,對民眾的食安有何影響。
人物|模範漁民新星劉柏君!海鱺育成破7成 高品質打進壽司郎供應鏈

人物|模範漁民新星劉柏君!海鱺育成破7成 高品質打進壽司郎供應鏈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農業部於本(9/3)日舉行「114年全國漁民節全國記者會」,由漁業署署長王茂城親自為12位模範漁民披掛榮譽彩帶,公開表彰其在漁業創新、環境永續、社區貢獻等方面的傑出表現,其中本屆最年輕的35歲劉柏君管理13甲魚塭,由於飼養種類多,也曾自覺很努力在照顧,卻仍生病救不回來,光一口魚塭就損失300萬起跳,深受打擊,但他不畏艱辛,調整放養密度,使海鱺育成率突破7成,也成功讓公司海鱺產品進軍壽司郎。
市售枸杞全含重金屬?專家教你「還原真相」 營養師授4招安心吃

市售枸杞全含重金屬?專家教你「還原真相」 營養師授4招安心吃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台灣消保協會抽驗市售30件枸杞,發現全數含有重金屬鎘與鉛,雖未超出乾製品法規,但已超過鮮果標準,呼籲應訂定更嚴格的枸杞乾製品標準;專家指出,枸杞經過乾燥脫水後的所有物質都會被濃縮,如用乾燥率還原鮮重,其實都有符合法規,代表公布的數值有被高估,可能引發民眾不必的恐慌。
周末精選|2勇消救溺殉職過程還原!「沸騰區」多可怕? 奪命關鍵啟動調查

周末精選|2勇消救溺殉職過程還原!「沸騰區」多可怕? 奪命關鍵啟動調查

【記者林志青/新北報導】新北新店廣興橋8日發生民眾玩SUP(立式划槳)溺水意外,新北市消防局第四大隊直潭、烏來分隊派出5名警義消前往搶救,橡皮艇營救陳姓男子(58歲)過程中不幸在「沸騰區」翻船,造成直潭分隊隊員吳恩碩(37歲)、烏來分隊隊員張敬謙(36歲)送醫宣告不治,陳男也回天乏術,義消曹雙全(34歲)仍在加護病房與死神拔河。此次意外造成3死1重傷的悲劇,救溺翻船曝光也引發震驚。《知新聞》為讀者還原案發經過,請專家解說「沸騰區」多可怕,內政部也已成立災害事故調查會,但預估全盤調查需約1年,「沒辦法押時間」。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