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人物|模範漁民新星劉柏君!海鱺育成破7成 高品質打進壽司郎供應鏈

生活 職場
2025/09/03 13:12
問問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農業部於本(9/3)日舉行「114年全國漁民節全國記者會」,由漁業署署長王茂城親自為12位模範漁民披掛榮譽彩帶,公開表彰其在漁業創新、環境永續、社區貢獻等方面的傑出表現,其中本屆最年輕的35歲劉柏君管理13甲魚塭,由於飼養種類多,也曾自覺很努力在照顧,卻仍生病救不回來,光一口魚塭就損失300萬起跳,深受打擊,但他不畏艱辛,調整放養密度,使海鱺育成率突破7成,也成功讓公司海鱺產品進軍壽司郎。

漁業署署長王茂城(左)、35歲本屆最年輕模範漁民劉柏君(右)。陳卓邦攝 zoomin
漁業署署長王茂城(左)、35歲本屆最年輕模範漁民劉柏君(右)。陳卓邦攝

本屆12位模範漁民橫跨不同年齡層,從35歲到71歲,涵蓋青年、中壯年與資深漁業工作者,其中女性漁民佔3位,展現出漁業群體的多樣化與包容性。獲獎者們來自遠洋、沿近海、養殖、漁家婦女及漁業資源保育等五大領域,皆以智慧技術與創新管理為基石,引領台灣漁業走向永續發展的轉型新未來。

本屆最年輕的35歲劉柏君,國立台灣海洋大學養殖碩士畢業,現任鮪豐水產公司場長,於高雄永安場區管理約13甲魚塭,專注於石斑魚、午仔魚、黃鱲鰺、嘉鱲、海鱺與白蝦等多物種養。

劉柏君善用場內兩座政府設置的LNG冷排水箱涵,有效降低抽水耗電與水質波動風險,更憑藉冷水優勢,成功養殖出對環境極為敏感的嘉鱲,與重達十台斤以上的高品質海鱺,實現了原本僅能於海上箱網養殖的物種轉型至陸上魚塭的突破。

劉柏君現任鮪豐水產公司場長,其海鱺養殖品質通過日商壽司郎認可。陳卓邦攝 zoomin
劉柏君現任鮪豐水產公司場長,其海鱺養殖品質通過日商壽司郎認可。陳卓邦攝

劉柏君表示,以前爺爺是在養鰻魚,但爸爸就去台北工作,小時候有去過魚塭,因此對漁業產生興趣、憧憬,大學畢業當完兵便踏入漁業養殖,由於飼養的魚種很多,一開始不知道習性,一定會有失敗,損失都很大,會受到打擊「已經很努力在顧了,但還是生病救不回來」挫折感重,一口魚塭產值200多萬,加上前期投入成本,若沒有養好,光這口魚塭虧損就超過300萬。

劉柏君調整放養密度,使海鱺育成率突破7成,其養殖品質通過日商壽司郎等國際通路認可,為台灣水產養殖打造更具韌性的競爭實力,劉柏君直言,壽司郎對於風味標準他不清楚,只知道對方可以接受,不過光漁場的乾淨整潔程度,是連煙蒂都不能看到一個,要管理的很乾淨,不然第一關就被打槍了。

合作契機,劉柏君分享,公司產品一直有配合一家加工廠,對方找到供應日本壽司郎的日商,加工廠就引薦給他公司,海鱺產品1年多前通過壽司郎審核,目前壽司郎持續採購中。

漁業署表揚優秀的12位模範漁民。陳卓邦攝 zoomin
漁業署表揚優秀的12位模範漁民。陳卓邦攝

另外11位優秀的模範漁民包含,深耕遠洋漁業18年陳皇誠、長年耕耘北部沿近海漁業的李明樺、親自規劃打造全台首艘配置冷循環管路系統的扒網漁船陳正文、產銷制度改革的領航者黃嘉正、從機械維修技師轉型為職業船長並自律遵守禁漁期林宏達、2021年取得全台第一張水產類農產品初級加工場證鄭瑞隆、養殖龍虎石斑與午仔魚場域取得產銷履歷驗證與歐盟認證蔡聖倫。

2020年取得高雄首座漁電共生示範場認證並導入新型專利漁電共生養殖池結構鄭志強、資歷超過1甲子的資深海女與「潮間帶達人」李美金、養蚵媳婦2012年起協助彰化區漁會創立「芳苑新住民家政班」陳惠貞、16年來在鼻頭漁港致力於海洋環境守護參與推動超過300場淨灘與淨海活動余孟怡。

◎加入小知族,喝免費咖啡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模範漁民 # 劉柏君 # 壽司郎 # 海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