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精選|新經長龔明鑫無失言問題 對經濟議題輕重緩急判斷要多費心思
【記者林巧雁、吳珍儀/台北報導】民進黨政府本周進行內閣改組大換血,包括政院及9部會共16位新閣員登場,外界對於財經新首長也寄以厚望,工商團體認為,新經濟部長龔明鑫已從學者轉入官場多年,且熟悉國內外經濟情勢,應該會比「誤入叢林老白兔」的郭智輝更快上手,但因目前全球經濟情勢在川普對等關稅下,變得更加嚴峻,不論是龔明鑫或是新國發會主委葉俊顯,上任後都要一段時間先「觀其行」。

中小企業理事長李育家說,這次內閣改組有針對問題修正,比以前更完整,對更多方面進行思考,對中小企業來說,上面若沒有對策,下面也無法配合。龔明鑫以前曾擔任過國發會主委、對於國際經濟與國內發展都相當熟悉,就看他從哪裡著手,「就像生病了看醫生如何診斷?如何判斷輕重緩急,需要多費些心思。」
他也幫前經長郭智輝緩頰,他的人沒什麼不好,像是提出的「境內關外」等獨特的國際觀等見解,都可借鏡思考,台灣不能都只悶在裡面,「只是他發言比較率性、沒顧慮,講話太快容易講錯話,也會讓外界找到小問題。」
龔明鑫是書生情懷、個性較溫和
郭智輝以前是大老闆,講話可能「不客氣」,而且又常在沒有高層授權下自己發表言論,一上任就折損3位次長,經常失言讓幕僚要忙著善後也非常累,外界認為,換龔明鑫之後,朝野應該比較不會擦槍走火被大做文章。
龔明鑫也曾被媒體冠上「小英男孩」,一度在蔡英文政府時被傳為熱門經濟部長人選,後來任國發會主委,統整國家財經政策,李育家說,也不需要給予封號定位,他形容龔明鑫是「書生情懷」,個性較溫和。
前國發會主委劉鏡清因健康因素請辭,李育家說,之前他提出全國分區域想法很不錯,「六大區域產業與生活圈」增就業、拚高薪、繁榮地方經濟。新主委換作法,先給一段時間「觀其行」,葉俊顯提出未來AI新十大建設、地方創生3.0等六大生活與產業區域4大政策為主要推動項目。

能回歸經濟面落實財經政策
工商協進會則對新財經內閣抱持正面期待,龔明鑫熟悉產經政策、「四平八穩」,希望未來新內閣能回歸經濟面,好好落實財經政策,新部長能秉持專業在穩定供電、產業創新等議題持續與業界保持緊密溝通,穩定的電力是產業生存與發展的命脈,也是吸引國際投資的關鍵,希望新首長能思考如何讓台灣電力更具韌性。
廠商則私下指出,經長龔明鑫上任後,首要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在川普關稅政策下,對於台灣產業的衝擊,尤其台灣疊加關稅較日、韓等對手高,傳統產業面臨的挑戰更大,要如何協助廠商渡過難關,將是一大重任。
此外,能源政策也是廠商關注的重點,在去核後,如何確保供電穩定無虞,也攸關國內產業長期發展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