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景氣風向球!輝達財報下周出爐 專家看好繁榮期還可持續2年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科技股最受市場期待的輝達財報,將於下周四(台灣時間11/20清晨)出爐,一位頂級科技投資人認為,在這家晶片巨頭發布財報之前,華爾街對其看漲情緒還不夠強烈。
科技創投家、深水資產管理公司(Deepwater Asset Management)的創辦人蒙斯特(Gene Munster)仍看好輝達,儘管有人擔心其業績可能顯示出成長放緩以及AI交易降溫。蒙斯特認為,輝達的繁榮期至少還會持續2年。
外媒報導,蒙斯特在本周的一篇文章中表示,華爾街的懷疑者們沒有考慮到輝達CEO黃仁勳最近關於公司計畫的聲明。
預估2026年營收可成長45%
在財報前瞻中,蒙斯特指出部分分析師對輝達持謹慎態度的兩個核心原因:首先,分析師不確定輝達最終握有多少可供應的產品;其次,目前有60位分析師在追蹤研究輝達,但不是所有人都根據最新情況上調業績預期。即使那些上調預期的分析師,對輝達明年營收的預估也只提高約6個百分點。
蒙斯特強調黃仁勳在10月28日輝達全球技術大會上的發言,在這次演講中,他分享一些平台更新訊息,並對未來營收做出樂觀預測。
在蒙斯特看來,這些預測足以成為未來1年繼續看漲輝達股票的理由,「黃仁勳給出的Blackwell和Rubin營收目標顯示,到2026年底,營收還有超過10%的成長空間。我預計2026年營收成長預期將從目前的39%上調至45%。」
AI建設處早期階段、輝達地位不可撼動
他補充道,華爾街目前預估輝達2025年營收成長59%,2026年成長39%,2027年成長22%。
蒙斯特認為,圍繞輝達的趨勢存在一個「第22條軍規」(Catch-22)。這個字源自於美國作家海勒的同名小說《第22條軍規》,指一種邏輯上自相矛盾、讓人陷入「怎麼做都不對」 的兩難困境。
他指出,如果輝達的業績展望疲軟,投資人自然會認為這是市場走軟的訊號。然而,如果它表現得太強勁,有些人可能又會認為科技巨頭們在GPU上的資本支出過於龐大。
他也提到近期軟銀出清輝達、將投資轉向OpenAI的消息,但對此並不擔心,他仍然相信輝達還有發展空間。「我認為我們仍處於AI建設的早期階段,輝達的地位仍不可撼動,這應該會讓(輝達)未來幾年的成長高於投資者預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