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美西旅遊小心球黴菌!境外移入病例暴增 3族群嚴重恐致死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前往美國西部或南部旅遊、工作或旅居小心球黴菌症,台灣2000年至2020年僅見一例境外移入,2020年以來卻暴增13例,球黴菌主要透過吸入含孢子的塵土而感染,不會人傳人,但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提醒,免疫低下者、慢性病患、孕婦等高危險群可能出現肺部嚴重感染致死,到這些地區遇到風沙大建議佩戴N95口罩,如果有沙塵暴應待在室內。

依據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公布資料,美國境內每年約有二萬人確診感染球黴菌症,病例主要發生於亞利桑那州及加利福尼亞州,而墨西哥、中南美洲等,沙漠或乾燥谷地亦為流行區。台大感染科醫師胡婉妍說,大部分病人無症狀,有症狀也未必就醫,所以實際病例應超過兩萬人。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國內過去醫學文獻報告8例球黴菌症,其中加州旅遊或活動史占5例、亞利桑那州3例,台大醫院自2020年以來累計的病例,加起來估計國內至少有20例境外移入球黴菌症個案,均具有美國西部或南部旅居、工作或旅遊史。其中2005年發表的一例71歲男性感染球黴菌死亡,曾到加州旅遊5個月,返台前3周開始發燒、咳嗽、盜汗及體重減輕10公斤。
這名男子返台就醫在住院期間出現嚴重肺炎併發腦膜炎,最後因為呼吸衰竭和敗血性休克不幸死亡,羅一鈞指出,這名個案沒有慢性病史,主要是年紀大和延誤治療導致病情嚴重,所以即便多數人感染球黴菌為輕症,無需治療可自行痊癒,也不能輕忽重症和死亡風險。
另一例重症是2011年發表,個案為長年住在洛杉磯的51歲男性,返台就醫前兩周開始出現發燒、咳嗽、皮膚起紅疹等症狀,過去有腦中風病史,住院期間出現嚴重肺炎併發呼吸衰竭、敗血性休克,一度插管,在加護病房住七天後順利拔管,康復出院。

疾管署指出,球黴菌存在於流行地區鹼性、沙質土壤中,主要透過吸入含球黴菌孢子之塵土而感染,特別是在發生強風或沙塵暴後;但不會在人與人之間造成傳染。多數感染者沒有症狀,約四成患者於潛伏期1至4周後出現發燒、疲倦、咳嗽、呼吸喘、頭痛、肌肉或關節痠痛、夜間盜汗、皮疹等症狀。
今年底和明年初各有直飛美西航線將開航,羅一鈞提醒,國人到美西地區的頻率增加,球黴菌症之發生率有因氣候變遷而上升之趨勢,民眾仍應留意感染風險,特別是易造成嚴重疾病之高風險族群,如免疫功能低下者、具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孕婦,可能出現肺部或其他部位的嚴重感染。惟整體之致死率仍低於1%。

羅一鈞呼籲,民眾到球黴菌症流行地區應避免前往工程建設或挖掘土石等易有塵土飛揚之地點,若無法避免,建議佩戴合適之N95口罩。發生沙塵暴時,建議待在室內並緊閉門窗,且可考慮使用空氣清淨機。4周內曾至或居住於流行地區之民眾,如出現疑似感染球黴菌症症狀,就醫時請告知醫師近期之流行地區活動史,以利早期正確診斷疾病。
台大醫院感染科醫師胡婉妍表示,大多數球黴菌感染的病人不需要治療,即可自行痊癒,若為球黴菌症嚴重疾病或發生嚴重疾病的高危險群,可依醫囑開立抗黴菌藥物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