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支實付險調漲3|「一病多賠」詐保頻傳 業者無奈「拒理賠還被申訴」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保險公司表示,過往詐保模式為假藉自殘、謀害、偽造或故意製造假事故、變造病例、調包檢體等向保險公司詐領保險金。近期詐保模式,因保險公司接受實支實付險副本理賠,及之前法令每人可購買3張以下實支實付保單,以致被有心人士濫用,刻意住院及多報醫療費用,達到「一病多賠」的目的。

詐保事件層出不窮
壽險業者舉例,過期性流產子宮擴張刮除手術,醫師請病人利用自體血小板血漿注射促進傷口癒合(PRP治療),自體血小板血漿注射治療用於慢性韌帶損傷、慢性肌腱炎、關節疼痛、退化性關節炎、組織修護等相關適應症,並非為子宮擴張刮除手術醫療常規治療,這些都是非必要性醫療。
從許多已披露的社會案件來看,利用保險金詐保案層出不窮,一對周姓夫妻10年間每個月跌倒10~20幾次,詐保得手5500多萬元理賠金,還把錢拿來買別墅、土地、金條、燕窩等。
保險公司還舉例,「有戶家庭有3個小孩,每個月都有小孩跌倒受傷、發燒、呼吸道感染等狀況而住院,一年申請理賠100~200萬,業者能說什麼呢?」有的都已經被起訴,拒絕理賠照樣被申訴。
相關新聞:
實支實付險調漲1|保險公司最慘年理賠逾百億 業者曝5原因「不漲不行」
實支實付險調漲2|醫療支出6年暴漲逾6倍 健保限縮給付成主因

跌倒、剖腹詐保最常見
媒體也曾報導一名廖姓婦人不斷以在浴室跌倒須住院治療、復健為理由,向保險公司申請住院實支實付理賠,從2016年起5年間,領得保險金額2500多萬元,付完住院醫療費後還有餘額買儲蓄險理財。食隨知味的她因申請理賠金太頻繁,保險公司起疑派人訪視,發現她根本不需助行器行走,才被以詐欺罪起訴。
還有些不肖保險人員與醫師勾結,打球受傷、滑倒、被車門夾傷、騎腳踏車摔倒等,以輕微病症長期到中醫診所看診,製造假就醫紀錄,並請領實支實付醫療保險理賠金。

無法差別費率
知名婦產科禾馨也曾於2022年爆發涉嫌協助產婦詐領保險金,並非所有剖腹產都能申請醫療險理賠,禾馨醫師幫產婦開立胎位不正的不實診斷證明書,讓許多產婦慕名而來,疑似詐保共6738萬元的保險金,營運長與5位醫師、19名保險業務及80多位產婦2022年8月被依詐欺等罪嫌提起公訴;另有25名詐保產婦認罪,與保險公司達成和解,歸還詐保所得,1名謝姓行政主管坦承犯行,均獲緩起訴。
有些民眾希望分級保費,像車險一樣,若常申請理賠保費漲較多,但保險公司說,此有違公平待課原則,且保險的原則就是共同分擔,不能差別費率,只要訂出機制,業者照規則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