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電新教保中心開幕!月費僅2千「百人候補」 5大超激育兒福利曝光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中華電信響應政府鼓勵生育政策及行政院「我國少子女化對策計畫」,2022年率先同業設置職場互助教保服務中心,今舉行愛國職場互助教保服務中心開幕典禮,董事長簡志誠表示,開辦至今已有2280位小朋友受惠,持續尋找適當場所繼續推展教保中心,中華電信起薪大學4.3萬起、碩士5萬起,加上各項獎平均7.5個月,新鮮人甚至可領20多個月,碩士畢業進來可達成百萬年薪。 2025/07/29 13:07 生活 職場
巴菲特遺產捐慈善不留給子女 4句智慧金言父母們必看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有別於台灣企業都是交給下一代接班,國外大型企業作法似乎截然不同,幾乎都交由專業經理人管理,以股神巴菲特為例,除了選定阿貝爾接班,就連死後財產也多數捐給慈善機構,不留給子女。 至於黃仁勳的育兒方式並未過度「富養」,反而以務實與探索為核心。 2025/07/24 15:49 財經 國際焦點
大谷翔平罕見自曝奶爸日常 回到家秒變「女兒傻瓜」:還會幫女兒洗澡 【記者陳雍仁/綜合報導】今年MLB明星賽明(16日)登場,道奇日籍球星大谷翔平已飛抵亞特蘭大,準備參加這場星光熠熠的棒球盛宴,今(15日)出席明星賽賽前媒體日活動,大谷翔平心情大好,罕見自曝自己的奶爸日常,還透露自己都會親自幫女兒洗澡,只要回到家馬上變成「女兒傻瓜」! 2025/07/15 09:27 體育 野球天地
普發1萬|民進黨團拆穿藍營「小英也發6千」話術 經費排擠效應一文看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國民黨、民眾黨立委上周五再展人數優勢,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明定10月31日前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特別預算規模從政院原編列的4100億,拉高至5450億元,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書記長陳培瑜今召開記者會痛批,賄選買票果然是國民黨DNA,一次燒光2350億慷國家之慨救罷免,澄清這次發1萬元跟前朝發消費券、振興券、普發6千元存在差異,籲在野立委別再去脈絡化抹黑。 2025/07/14 14:18 政治 國會攻防
譚艾珍砲轟「普發一萬元」 斥超爛政策撒糖果、亂發紅包!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資深女演員譚艾珍今(13)日在臉書發文,對「普發新台幣一萬元現金」表達強烈不滿,抨擊這是個「超爛政策」。她質疑為何不將這筆款項集中用於偏鄉建設、急難救助與長照,或是增加警消保護配備與各種民生需求?譚艾珍更砲轟,把政府當成是財神爺撒糖果、亂發紅包嗎?坦言她個人質疑可能會引來罵聲,但仍堅定表達自己的感受。 2025/07/13 15:19 政治
台中孕婦乘車補助來了!30趟最高6000元 申請資格、使用方式一次看 【社會即時中心/台中報導】台中的孕媽咪有福了!為體恤準媽媽懷孕期間的辛勞,打造友善育兒環境,台中市長盧秀燕推出「三大福利新政」,其中備受關注的孕婦乘車補助將於明天(7/1)起正式啟動,每次懷孕可申請補助30趟乘車,每趟最高補助200元,總額高達6000元,中市府數發局透露,自6月13日開放線上申請以來,已超過2000名孕媽咪申請,期盼更多準媽媽多加利用。 2025/06/30 16:06 生活 地方大小事
人們高度信任ChatGPT連阿特曼也吃驚 坦言「它應該是你不太信任的技術」 【編譯于倩若/綜合外電】OpenAI執行長阿特曼(Sam Altman)對人們高度相信ChatGPT感到吃驚,因為「它應該是你不太信任的技術」。 2025/06/27 07:20 財經 國際焦點
專訪|沒逃的急診護理師憶八仙塵爆那夜 病患燒到髮捲唇翻「救完一個再一個」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十年前一場彩色派對讓八仙樂園變煉獄,將近50位傷患湧入台北榮總急診室,護理師蕭秀郡回憶,「當時覺得奇怪怎麼每個都捲頭髮、嘴唇外翻像外國人,後來才驚覺是嚴重燒燙傷」,半數傷患需要插管和加護病房,場面混亂程度超過《急診室的春天》,各科別醫師和休假同仁全來幫忙,救完一個再一個,團隊高效率令她震撼至今難忘。 2025/06/26 10:20 生活 醫藥
準公幼亂象!將退場私幼藉機起死回生 全幼產:衝擊公幼招生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2018年起政府推動「準公幼」政策,不過,全國幼教產業工會(全幼產)今(25)日表示,許多原本品質不佳、即將退場的私立幼兒園,靠準公幼政策起死回生,卻壓縮公立幼兒園的招生,甚至有不少準公幼園所,濫用人力缺乏時的特殊情況替補機制,讓未具幼教背景者擔任教學工作,衝擊教保品質,呼籲檢討準公幼制度。 2025/06/25 11:18 生活 文教
枕邊人施暴年破8萬件 台大研究:平均忍4.2年才求救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從深陷暴力關係到自立生活要多久?1個媽媽花了近8年的時間,從拒絕協助到脫離「有毒關係」,一大契機是孩子開始在作文中,寫下「希望爸爸死掉」等文字,更曾在衝突時作勢要打父親。衛福部統計,去年親密關係暴力案件通報數逾8.5萬起,20年來成長一倍,學者認為這反而是「好的現象」,並非愈來愈嚴重,而是大眾的意識提升,暴力發生到通報的平均時間則為4.2年,多數其實在2年內即通報。 2025/06/24 15:57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