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女足隊連10天抽血、強迫回捐138萬 監察院糾正教育部及台師大

女足隊連10天抽血、強迫回捐138萬 監察院糾正教育部及台師大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台師大女足強迫抽血案震驚社會,監察院今(12)日表示,監委調查認為,此案當中,台師大與教育部未善盡查核、監督及管理之責,且台師大對於此事件處理不當,該校研究倫理審查會對研究對象權益的保障也嚴重不足,就連校內對研究計畫經費的控管也存在嚴重漏洞,監察院通過糾正台師大及教育部。
首家加熱菸10/11將在爭議中「合法販售」 國健署核准8口味3載具

首家加熱菸10/11將在爭議中「合法販售」 國健署核准8口味3載具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國民健康署於7月底有條件通過兩家加熱菸廠商的申請案,今日(9/12)公告完成其中一家廠商的最後上市前文件核定,初步核定8品項菸草柱(口味)及其3款組合元件(載具),將於2025年10月11日生效,換言之廠商最快可在這天合法開賣。國健署強調,未來中央與地方政府會合作執行稽查,定期公布違規案件。
前主播卓君澤當李洋機要秘書!丈夫威廉陷逃兵醜聞 官司進度曝

前主播卓君澤當李洋機要秘書!丈夫威廉陷逃兵醜聞 官司進度曝

【記者丁牧群/新北報導】行政院運動部昨天(9日)揭牌成立,由勇奪2面奧運羽球男雙金牌的李洋擔任首任部長,而李洋欽點的機要秘書是前體育主播卓君澤,她原為某運動行銷公司執行長,就任運動部新職後,事業展開新篇章,不過,卓君澤的丈夫藝人威廉與王大陸等多名藝人因涉逃兵案,今年6月被新北地檢署依《妨害兵役治罪條例》、《刑法》偽造文書等罪起訴,現由新北地院審理中,尚未開庭。
民團拉布條抗議「北市府突襲強拆公館圓環」 苗博雅轟天兵政策

民團拉布條抗議「北市府突襲強拆公館圓環」 苗博雅轟天兵政策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北市府宣布9月13日拆除公館圓環及填平公車地下道,引發多個民團反彈,今(28)日召開記者會拉布條抗議,台北市議員苗博雅抨擊,民團提出標線改善方案僅花費200萬元,市府卻花300萬元研究,花1億元做工程浪費公帑,今年3月市府研究都認為地下道不能填平,如今卻大轉彎,台北市長蔣萬安倉促宣布填平公館圓環公車專用地下道,就是天兵政策,
台中警局爆性騷!警官摸頭女警喊「美女」 她怒討國賠21萬判決結果曝

台中警局爆性騷!警官摸頭女警喊「美女」 她怒討國賠21萬判決結果曝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台中市警局驚傳性騷擾案件!時任市警局保安科的陳姓警官,見賴姓女警下班到冰箱拿取物品時,喊她「美女」並伸手摸其頭部到頸部,市警局接獲申訴展開調查,認陳姓警官性騷確定,記申誡2次、裁罰3萬並調職,賴女認為台中市警局未在第一時間未提供有效糾正與補救措施,憤而提出國家賠償訴訟求償21萬多元,經台中地院一、二審合議庭審理,均認陳男性騷行為與職務無關,且案發時間為性平法修正前,判賴女敗訴,全案確定。
國健署有條件放行加熱菸 網路不得銷售、今年7個月下架逾1萬件

國健署有條件放行加熱菸 網路不得銷售、今年7個月下架逾1萬件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衛福部國健署7月底公布2業者、14品項的加熱菸品通過健康風險評估。民團疾呼,主管機關應優先補上加熱菸行銷漏洞,暫緩加味加熱菸上市;國健署強調,任何菸品及載具在網路銷售皆屬違法,並公布今年前7個月已取締逾萬件網路違法案件,裁罰總額超過6億元。
台北大學「掛羊頭賣狗肉」校地擬轉經營旅館 監院糾正教育部無作為

台北大學「掛羊頭賣狗肉」校地擬轉經營旅館 監院糾正教育部無作為

【記者施智齡、王良博/台北報導】國立台北大學(原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日間部2009年全數遷至三峽,座落台北市的民生、建國校區則從2013年起規劃推動「產學合作」BOT案,2案樓地板面積達近1萬坪相當可觀,但其中興建的「校友會館」實作為旅館經營,該校又無觀光相關系所,違背「文教設施」認定,監察委員施錦芳直言校方「掛羊頭賣狗肉」,並批教育部草率授權校方執行BOT案。監察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審議通過,糾正台北大學及教育部。
加熱菸解禁! 國健署公布2業者14品項「有條件通過」審查

加熱菸解禁! 國健署公布2業者14品項「有條件通過」審查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加熱菸解禁!衛福部國民健康署今天公布,2家業者(菲○○○公司及傑○○○公司)共14品項申請案有條件通過。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未來針對加熱菸產品上市,將加強嚴格管理力道,業者需依行政處分所示,定期提交上市後監視及管控機制報告,未能履行最重可撤照。
研究抽血仍屬醫療行為!醫師公會轟台師大涉密醫罪 不可寬容

研究抽血仍屬醫療行為!醫師公會轟台師大涉密醫罪 不可寬容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師大女足被迫讓非醫事人員抽血做研究,原來問題來自衛生福利部2012年曾函釋說研究計畫進行人體抽血採樣非屬醫療行為,意味阿貓阿狗都可以抽血,醫師公會今日強烈反對此論點,抽血屬於具侵入性之醫療專業操作,並不因是否涉及疾病診斷而有性質之不同,應由具醫療專業資格人員執行,否則違反《醫師法》密醫罪。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