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無糖飲免徵貨物稅!代糖恐成漏洞 公衛師公會示警

生活 醫藥
2025/08/06 12:29
林芳如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立法院於8月5日三讀通過《貨物稅條例》修正案,明定無添加糖的包裝飲料可免徵15%貨物稅。台北市公共衛生師公會對此肯定,但許多無糖飲料以人工甜味劑代替糖分,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已將阿斯巴甜列為「可能致癌物」,呼籲政府建立代糖使用的規範與標示。

台北市公共衛生師公會呼籲政府建立代糖使用的規範與標示。取自pexels zoomin
台北市公共衛生師公會呼籲政府建立代糖使用的規範與標示。取自pexels

台北市公共衛生師公會指出,「無糖免稅」政策透過價格誘因,希望使民眾更容易接觸到相對健康的產品,然而,若缺乏價格透明與監督機制,這項政策將難以發揮預期效果,甚至可能讓減稅利益遭品牌或通路吸收,民眾難以實際受益,政策也難以獲得廣泛支持。

「真正有效的減糖策略,應從大型飲料製造商與原料供應端展開」公衛師公會認為,應建立飲料糖含量的標準,訂定逐年減糖目標,並鼓勵業者主動調整配方,這樣的「源頭改革」不僅能推動整體糖攝取量下降,也可帶動產業健康轉型。

公衛師公會指出,英國推動含糖稅政策後,即見多數飲料品牌自願降低糖含量,以避免被課徵高額稅負,整體國人糖攝取量也隨之明顯下降。

市面上無糖飲料多以人工甜味劑替代糖分,例如阿斯巴甜與蔗糖素,公衛師公會警示,雖然這些成分可降低熱量攝取,但其長期健康風險仍具爭議,世界衛生組織於2023年指出,非營養性甜味劑對控制體重或預防糖尿病的成效證據薄弱,不建議日常使用,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已將阿斯巴甜列為「可能致癌物」,建議應審慎評估暴露風險。

公衛師公會疾呼,政府有責任建立代糖使用的規範與標示義務,推動風險溝通與長期監測,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與選擇權,應以此次無糖免稅政策為契機,建立具系統性的全國減糖策略。

公衛師公會建議,可借鏡世界衛生組織在控菸政策上的架構,透過監測糖攝取與產品含糖量、保護民眾免於高糖環境、提供協助如行為介入與飲食諮詢、警示高糖對健康的危害、規範高糖食品的行銷與促銷行為,以及課稅來限制高糖、獎勵無糖。這六個面向的策略環環相扣,唯有整體推動,才能真正形塑有利於健康的食品環境。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無糖 # 貨物稅 # 代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