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專訪|母親餐桌到米其林廚房!好菜Küisine主廚揭27年初心 原型食物煮出情感連結

生活 食尚
2025/08/08 07:00
王煌忠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2025年米其林指南即將公布,從2021年連續4年榮獲必比登推介的台中「好菜Küisine」餐廳,再度備受矚目。主廚白泓璟接受《知新聞》專訪,首度公開冰箱內必備的櫛瓜、玉米筍跟杏鮑菇三項食材的秘密,並細訴27年料理歷程、堅守職人精神,及食材哲學與對餐飲的深層思索,從創業挫敗到料理初心,從員工餐到米其林光環,他用一道道料理,串起廚房與生活、職涯與情感的連結。

一手打造好菜餐廳的主廚白泓璟,擁有27年料理歷程、始終堅守職人精神。王煌忠攝 zoomin
一手打造好菜餐廳的主廚白泓璟,擁有27年料理歷程、始終堅守職人精神。王煌忠攝

陪媽媽做菜開啟廚師夢

「料理這件事,對我來說是生活也是工作,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42歲的白泓璟語氣堅定卻溫和。他說,自己從不把料理視為只是賺錢的工具,很享受每個當下,即使經營壓力很大,但只要站進廚房,就能感受到快樂。

白泓璟從事料理至今已有27年,談起最初的啟蒙,他回憶童年時經常站在母親身旁看她做菜,「每次幫媽媽完成一桌菜,那種一起完成『好吃的一餐』的成就感,讓我從小就立下當廚師的夢想。」

好菜餐廳將「好好做菜、安心吃飯」作為營運標竿。王煌忠攝 zoomin
好菜餐廳將「好好做菜、安心吃飯」作為營運標竿。王煌忠攝

從美食節櫃位到創業 做菜就開心

白泓璟從國中起就在美食街日式櫃位打工,高中三年穿梭於各家餐廳,靠自己賺取生活費,讓他覺得踏實,也很有成就感,畢業後正式踏入餐飲職場,期間深受泰式料理技法與風味運用的啟發,在創業前,他已有兩次合夥開店的經驗,累積不少寶貴教訓。

2016年,他以「重新出發」的心態成立「好菜Küisine」餐廳,品牌名稱蘊含雙重寓意,白泓璟解釋,「我們要把菜做好,才敢取名叫『好菜』」,而Küisine的拼法則來自他的姓氏,「白」的日文發音「Haku」,再結合料理英文 cuisine,改為 KU,象徵「我的料理」,並在U上加上兩點,傳遞出「開心做菜」的心情。

白泓璟對料理靈感不僅來自記憶與技術,更多來自食材的日常。王煌忠攝 zoomin
白泓璟對料理靈感不僅來自記憶與技術,更多來自食材的日常。王煌忠攝

連5年獲米其林必比登推介

「好菜Küisine」除了榮獲米其林推介的模範店,也擴大規模選在南區開設國光店,模範店因營業空間不大、節奏快,更能讓客人感受到貼心的用餐體驗,因此獲得米其林必比登推介長達4年之久。對於外界不斷詢問是否想摘星,白泓璟坦言,「壓力真的太大了」。

對白泓璟而言,料理靈感不僅來自記憶與技術,更多來自食材的日常,他透露:「我們廚房冰箱裡永遠不會斷貨的,就是櫛瓜、玉米筍跟杏鮑菇。」他直言,這三樣蔬菜煎、烤、炒、煮皆宜,變化性高,且耐放耐保存,是店內員工餐和創意菜色設計的重要元素。

白泓璟的廚房內,必備櫛瓜、玉米筍跟杏鮑菇。王煌忠攝 zoomin
白泓璟的廚房內,必備櫛瓜、玉米筍跟杏鮑菇。王煌忠攝

白泓璟說,自己會製作香料鹽、醬油、甚至特製醬料,這些蔬菜和各種風味都能搭配得很好,「料理最有趣的地方,就是在這些看似普通的食材中找出更多可能。」這樣的信念,也展現在他堅持的「原型食物」料理設計方向。比起過度加工或炫技擺盤,他更希望呈現食物的原貌與自然風味,將整條魚、整顆帶殼的食材原型保留下來,不只好看,更能讓人吃到天然的味道。

2招牌料理單店月銷超過500份

談起最得意的料理,白泓璟提到店內兩道招牌菜,「牛菲力月見香蘋奶油燒」與「紫蘇梅子雞」。他說前者是他從學徒時期開始磨練的技藝,當年師傅要他每天磨洋蔥泥、蘋果泥,「半年後我才知道那是做sauce用的底料」,這道菜經過多次改良,將牛菲力切塊搭配洋蔥丁、蘋果丁與溫泉蛋、炸蒜片,不僅保留原味,也符合現代人的口感偏好。

深受顧客青睞的招牌「牛菲力月見香蘋奶油燒」。王煌忠攝 zoomin
深受顧客青睞的招牌「牛菲力月見香蘋奶油燒」。王煌忠攝

「紫蘇梅子雞」則是白泓璟在某年夏天突發奇想,用紫蘇梅肉搭配味醂、糖與炸過的雞腿肉收汁燉煮而成,那是一種想吃微酸、微甜又不膩的料理靈感,沒想到成為店內招牌,這兩道菜成為單店月銷破500份的必點招牌。

「好菜」招牌菜之一仲夏梅子雞。好菜提供 zoomin
「好菜」招牌菜之一仲夏梅子雞。好菜提供

料理在地小農食材端上桌

白泓璟重視食材的產地與人文背景,國光店空間更大後,也更能接納特殊訂製菜單與期間限定料理。他提到,「很多在地小農種的菜、養的魚、抓的蝦,品質很好,但他們卻不會行銷,我們可以透過料理,把他們的努力端上桌」。

好菜餐廳在南區開設第二家國光店,廣大空間營造出適用餐環境。好菜提供 zoomin
好菜餐廳在南區開設第二家國光店,廣大空間營造出適用餐環境。好菜提供

此外,為了讓料理更貼近生活,「好菜」所有料理皆去骨去刺,節省客人用餐時間,也提升用餐便利性,卻也因此被客人誤會菜色份量太小,但白泓璟堅持,這是他們在節奏快的環境中,用心換來的效率。

心目中的米其林:兼顧餐點品質、不打擾的貼心

對於心目中理想的米其林餐廳,白泓璟直言,並不全然是高級、精緻,而是要能「貼近人心」,他認為,餐點品質必須在一定水準,至於服務部分則要剛剛好,不要過度打擾客人,如果看到客人筷子掉了,就自然遞上新的;如果看到客人需要協助,就主動關心,而不是一直在旁「維護」,這種不打擾但隨時注意的貼心,才是他想做到的服務。

面對未來,白泓璟的目標既務實又溫暖,他說要讓夥伴獲得更好的待遇,讓餐廳持續成長,並讓料理繼續承載溫度與故事。「最理想的狀態,就是把工作、事業、生活融合在一起,這樣我們才能真正享受在做料理這件事情裡」。

加入小知族,喝免費咖啡

推薦新聞

專訪|連3年獲米其林推薦!薩瑪小館主廚:料理不必驚人 最愛夜上海雞腿

專訪|日法到高雄!Li.nu主廚李祈睿想被記住味道 必備調味3寶簡單變極致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好菜Küisine # 米其林推介 # 白泓璟